商洛化工机械网

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> 化工机械厂家

北京汽车株洲生产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自主品牌发展迈上新台阶【资讯】

时间:2023-03-17 来源网站:商洛化工机械网

“株洲工厂是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中运营最为成功、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基地。”10月27日,随着BEIJING-EU5缓缓驶下生产线,北京汽车株洲生产基地迎来了第100万辆整车下线,北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和谊在肯定株洲工厂过去十年成绩的同时,表明了对未来的期待。

北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和谊

作为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个整车生产项目,株洲工厂对带动当地GDP发展、创造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,下线仪式上,湖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副省长陈飞,株洲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,市委副书记王洪斌,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何剑波等省市区领导一同出席,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和谊,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张夕勇,北京汽车党委副书记、总裁陈宏良,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马仿列等企业领导,经销商、供应商等代表,共同见证了“十周年·百万辆”下线活动。

政府及企业领导与下线新车合影

据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表示,北汽株洲基地的第1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,标志着北汽自主品牌发展迈上了崭新台阶,株洲市委、市政府将全力推动北汽株洲基地发展壮大,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,打造株洲市经济发展新格局。

打造智慧工厂开启北汽自主2.0时代

2017年5月,株洲基地第二工厂建成投产,第一工厂产品、工艺全面完成升级换代,总年产能达到50万辆,而两个生产车间从软件到硬件,均进行了智能化升级,其中北京汽车在“新四化”背景下推出的新品BEIJING-EU5正是出自该厂。

随着北汽集团BEIJING品牌、北汽新能源焕新,多款重要产品划归株洲工厂生产,其在集团内的重要性再度提升。株洲工厂近两年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开始加速升级,向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
据企业介绍,新工厂采用了5400吨的全自动化冲压线和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,630多台机器人阵列成“机械特工”。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均运用了智能络系统,图全生产过程车辆自动跟踪识别的MES系统,物流需求精确计算的LES系统等,目前是亚洲最大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共线生产基地。

产品方面,株洲基地在产的车型主要包括,自主品牌BEIJING-U5、BEIJING-X5和BEIJING-X3(参数|图片),新能源车型BEIJING-EX360、BEJING-EU5和BEJING-EC5等系列。随着新能源产品销量不断增加,株洲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。2019年上半年,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综合销量为8.28万辆,新能源5.4万辆占比70%,比去年同期增长263.6%。

随着北汽“新高特”战略不断落地,北汽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将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,据北汽研究院院长透露,除了纯电动技术路线外,自2017年开始北汽集团在混动领域,包括插电式混动、增程式混动等也开始布局,多技术路线并举。目前关于该部分进展,北汽集团表示暂不会透露更多消息,但仍将以纯电动为主,其他技术路线会采用“跟随”的发展战略。

强化团队管理打造汽车圈“潇湘铁军”

仪式现场,北汽株洲工厂员工分享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细节,同时来自四川的骨科医生、北汽车主高辉,讲述他和北京汽车的故事。陈宏良代表北汽股份,授予高辉先生“编号”001的“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新BEIJING牌”的品牌体验官奖杯。

活动现场,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张夕勇、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韩永贵以及北汽在株洲的企业代表,共同为北汽集团(株洲)区域党建共同体项目揭牌。该项目将进一步构建党建新格局,促进区域企业的协同发展。为了纪念建国70周年,鼓励株洲基地员工弘扬革命精神,北汽集团授予株洲基地“潇湘铁军”称号。

第100万辆下线启动

活动最后,陈飞、毛腾飞、阳卫国、徐和谊、张夕勇等领导,一起按下了100万辆的启动装置,共同迎接北京汽车株洲基地2.0发展时代。

株洲十周年,从“潇湘铁军”看北京汽车新BEIJING的战略布局

10月27日,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迎来了十周年生日,“十周年·百万辆”下线仪式将在其二工厂总装车间举行。新能源汽车爆款EU5,也是株洲分公司的第1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,向国人展示了一个用热血创下“十年百万”的“北汽株洲传奇”。

在此之前,北汽集团在北京世纪坛发布全新BEIJING品牌。业界认为,这是北汽下一个发展战略转型的重大节点。在2019年下半场,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洗牌的深水区,竞争更加白热化,上演最后的决战。北汽的几大重磅动作,意味深长。在汽车行业进入新赛道,车企竞争愈加激烈之际,北汽作为自主品牌的引领者,正在通过积极创新求变,紧握时代机遇,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而领先示范。

直面汽车“新四化”机遇“潇湘铁军”引领潮流

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过:“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区别,在于创新。”在中国汽车市场普遍下行之际,北汽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,积极应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,以变求变,并取得初步成果。株洲基地作为北京汽车最重要的外埠基地之一,自2009年落户湖南株洲以来,十年风雨兼程,十年砥砺奋进,一路高歌猛进,保持了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,也为湖南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面对汽车“新四化”机遇,2017年5月,以“智能、透明、互联、绿色”为特点的株洲基地二工厂落成,一个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,以智能化、联化为特点、年产50万辆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成形。株洲基地生产的BEIJING-U5、BEIJING-X5和BEIJING-X3,全面开启北汽自主品牌2.0时代;BEIJING-EX360、BEJING-EU5和BEJING-EC5等系列新能源车型的量产,则助力北汽集团牢牢占据着中国新能源市场领先地位。

2019年以来,行业产销低位运行,在市场环境日趋严峻的态势下,株洲基地新能源战略转型成效凸显,新能源产品得到市场、客户广泛认可。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8月,北汽EU系列以10000辆的领先销量夺冠,且比去年同期上涨234.7%,逆势翻盘并走出了漂亮的增长弧线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经是该系列车型连续第四个月位居销量榜冠军。

与传统汽油车相比,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,对后台的技术支撑及后端的服务支撑有着更高的要求,它诞生于崭新的互联时代,带有天然的创新基因,这为中国汽车创造了崛起的契机。北汽已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纯电动车领域的领导者,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,通过对电池、电驱、电控等三电资源的整合,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,探索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,经过株洲基地的极致打造,更有足够的底气直面机遇与挑战。

如今的株洲基地,已成为北汽集团发展规模最大、产品最丰富的自主品牌基地,为北京汽车引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向下一个“黄金十年”进发提供了更加光明的前景。

株洲基地智能制造标杆,赋能新BEIJING

面对汽车行业上演的激烈淘汰赛,汽车“新四化”赋予自主品牌变道超车的机遇,株洲基地在成立10周年的节点上,回首过往,面向未来。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化智能生产的行业标杆,株洲基地立足自主研发,建立并完善了丰富的燃油车和新能源产品线,1万辆、10万辆、50万辆、80万辆、100万辆!每一个规模的达成时间都在不断缩短中。承北汽文化之魂,取湖湘文化之粹,“向人民军队学管理”,株洲基地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“创业·发展”文化体系,为新BEIJING品牌“到世界,向未来”提供了充足的动能。

5400吨的全自动化冲压线和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,630多台机器人阵列成“机械特工”。穿行于“数字化工厂”;全生产过程车辆自动跟踪识别的MES系统,物流需求精确计算的LES系统,无穷睿“智”,让AI触手可及。国内首个自主开发和应用机器人远程一键休眠、一键暖机技术;汽车行业涂装车间第一个应用纯电动输调漆系统、第一个应用智慧管理中心;亚洲最大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共线生产基地……“Made in Zhuzhou”的“株洲智造”,正在引领行业新标准。

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,到质量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,株洲基地不断自我革新,从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主流程的确立,到基于大数据系统的整车质量信息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,从最初的“碰一颗钉子拔一根针”的被动应对,到如今“以我为主,预防为先”的主动担当,始终将“质量为魂”的理念贯穿如一,湖南人“吃得苦、霸得蛮、扎硬寨、打硬仗”的进取精神深深植入了北汽株洲人的内心。

2016年底,株洲基地更是导入全员经营的理念,一场关于经营、关于管理模式的自我革命旋即展开。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,大到两个厂的柔性高效生产,株洲基地创造了一个工厂单日产量破800台、一款车型单日破600台的生产纪录;小到一个扳手的优化、一个塑料袋的优化利用,北汽株洲人都进行了“人人都是经营者”的绝佳实践。2019年,株洲基地获得了工信部授予的“管理会计研究中心(株洲示范基地)”称号,北京汽车授予其“全员经营示范基地”称号;其“全员经营助力大型制造企业提质增效”案例,也被评为“2019年中国管理会计最佳实践奖”。

志之所向,金石为开!株洲基地发展壮大到了现在的4000余人的队伍,用实力为自己赢得了“潇湘铁军”的称号,也是北汽集团的“第一支铁军”。新BEIJING品牌已经发布,以株洲基地为智能制造龙头的“梦之队”让即将扑面而来的美好未来更加值得期待。

区域治理杂志

当代旅游杂志社网站

戏剧之家杂志